“可反应堆启动中子源在业内应该算是很成熟的技术了,目前基本都是参考法玛通公司的离散纵标计算法……像是岭澳二期堆芯,只需要提前在08组件的1#导向筒里面内置好一次中子源就行,为什么……”
问题在此处戛然而止。
因为他终于在文件盒中翻到了《空间反应堆启动模块验证说明》。
翻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貌似平平无奇的六边形横截面,其中密密麻麻地排布着大概一百来根燃料组件。
本来嘛,只要是裂变方案,无论采用液冷还是气冷,其实在堆芯这块都大差不差。
但定睛细看之下,还是能发现一个本质上的不同——
“等等……”
彭觉先用最快的速度重新检查了一遍,确定并不是自己眼花了:
“你堆芯中子源呢?”
一般情况下,在反应堆物理启动的初始阶段,堆内的中子注量率非常低,不足以达到源量程探测仪器的量程范围。
因此技术人员通常会在反应堆堆芯中插入含有锎-252等材料的金属棒,利用堆芯中子源将反应堆堆芯的中子通量提升至一定水平,使得源量程探测仪器能有效地统计出中子通量的变化,从而辅助堆芯启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