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光子晶体基本都是非金属基材料,而且都有明显的多层结构和人为设计的痕迹,这个涂层材料显然不符合特征吧?”
所谓“人为设计痕迹”和一般意义的人工合成并不是同一种概念,而是在大尺度层面上加入人工基础单元,形成宏观等效媒质,至少在目前阶段,基本可以认为无法进行量产。
常浩南摆摆手:
“这种金属基涂层显然不具备跟光子晶体相同的宏观结构,但微观粒子的排部却可能在某一维度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
“你刚才提到制备样本必须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机才能有效观测到特征发射现象,就有可能是磁场作用导致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并且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材料用电子束蒸发镀膜到涡扇10G上面走了一圈之后,就具备了相同的特性。”
“换句话说,不是606所和航空材料研究院在测试过程中做的项目不够全面,而是那时候的材料本身就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栗亚波闻言双眼一亮:
“如果是这样,那或许可以尝试利用类似扰动-耗散定理和格林函数法的手段,计算来自一维金属-电介质周期堆迭结构的热发射水平,进而从微观层面实现对这种……或者这类材料的功能设计?”
“原理上是这样,不过具体到算法层面,可能还需要进行很多优化。”
常浩南回答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