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跟他关系比较熟的李忠毅率先开口:
“常院士,你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是……”
作为一名在军工系统里面根基不算深厚的外行领导,他甚至有点担心自己接下来的问题会不会显得过于清澈。
不过,毕竟前半句话都说出来了,所以最后还是有些犹豫地问出了那个大家都比较好奇的问题:
“但这一套操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再说……总不能真帮欧洲搞出一种第四代战机?”
尽管最近十几年的对欧合作都比较融洽,无论工建委系统还是李忠毅本人更是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
但他的思维整体上还是清醒的。
或者说,至少没有把个人得失放在大局之前。
华夏和欧洲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积极的关系,关键是趁着90年代中后期美国人头脑发热,不把全世界放在眼里的功夫,在几个欧洲核心国家拉起来了一批拥有在华利益的政商两界人士,形成了相对牢固的捆绑。
问题在于,因为缺少直接干涉的意愿和手段,导致这种操作是不可持续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