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即便与会者绝大部分都是老资格研究人员,也不可能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判断出他讲述内容的正确与否,最多只来得及梳理出一个相对通顺的逻辑。
而至少在工程上,这个逻辑是无懈可击的。
“我知道,准确测量q=1面的位置并不轻松,并且中性束注入也需要很大的外部功率输入,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彻底解决等离子体崩塌风险的理论途径。”
赫尔按下激光笔,红色箭头刺入幕布上刚刚显示出来的设备结构图:
“因此,west将重点升级中性束注入与低混杂波加热系统,预计两年内将维持时间提升至大约800秒级别……”
在他的报告结束之后,以日本代表团为首,整个会议室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说别的,单就两年内把维持时间提升60%的计划,也值得受到这样的对待。
就连方鉴明和彭觉先都跟着拍了几下巴掌——
他们知道,法国人这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但因为理论出发点的错误,却不具备更大的潜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