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个数据的时候,郭林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直到转头看向旁边的地图,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大致属于东地中海上的位置,显然离谱到家。
他突然想到了那张介绍助推—滑翔弹道的经典照片,苦笑着拍了一下控制机柜。
“你TM怎么不再算歪一点,这样就真落到巴黎去了……”
……
与此同时,鼎新基地的地下指挥中心内,常浩南仍然在继续介绍着这枚凝聚了几乎全行业智慧的科技结晶:
“激波附面层干扰的控制是核心。”
常浩南指着气动模型解释道:
“飞行器下表面的微米级蜂窝阵列,通过引导边界层气流形成纵向涡流,将激波震荡导致的热流峰值分散了30%,而在上表面,梯度烧蚀陶瓷材料以0.2毫米的精度逐层分布,最外层是耐高温的碳化锆涂层,内层则是兼具力学和隔热性能的碳/碳化硅复合材料。”
“当导弹以进入每个弹跳周期的顶点时,弹载计算机会根据实时热流传感器数据,以每秒500次的频率调整后缘形状,使乘波体后缘曲率在2%幅度内发生变化,——这个看似微小的调整可以让升阻比提升了8%,为后续两次跳跃储备关键能量,理论上前缘也可以应用此项技术,只是材料性能暂时无法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