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历过冷战时代,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的大多数人而言,核威慑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曾经实打实笼罩在头顶的阴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华夏的核投送能力都处在一个“如有”的状态,很难在受到一次核打击之后组织起足够有效的反击。
属于单方面受到别人的核讹诈。
虽说人人都知道核弹落地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但在数学上,哪怕是很小的概率,如果乘以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也会得出非常恐怖的损失期望。
所以又不能不当真。
总之体验极差。
以至于在进入21世纪之后,很多人甚至会刻意回避这一话题。
包括华夏的核战略也是多年未经调整,基本属于放养。
只有第二炮兵、核工业集团等少数密切相关方,才会偶尔拿出来讨论一下。
多数情况也是有头无尾,只是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