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海军正在为驱护舰寻求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备弹量大的末端防御导弹,用于对标美军的RIM116“拉姆”,几乎正好压在了CT系列推进剂的甜点上面。
由于直径极小(仅有约130毫米),混合推进剂定型能力差、工艺成本偏高的劣势完全被抵消,而燃速快、含能高的优势又极其适合短程导弹的发挥。
只不过,林成刚今天之所以顶着漫天黄沙和大太阳过来,却是因为另外的一个型号。
或者严格来说,是另外一个型号所验证的技术。
就在那部海军发射器的大约50米外,一辆底盘形似道尔M1的履带底盘防空导弹正在旋转发射塔。
从已经掀开的盖板和尚未收起的雷达来看,刚才射出那两枚导弹的,应该正是这部发射器。
见到车队鱼贯而入,程广伟的助理刘锡云放下鼠标,从旁边一辆用装甲运兵车底盘改造而来的指挥车上跳了下来。
腋下还夹着一个文件夹。
“程总,林研究员。”
他一路小跑地来到依维柯前面,简短打过招呼之后,把手中的文件交给了刚刚下车的林成刚:
“从今天早上开始,我们一共对换装了CTK-2型推进剂的防空导弹进行了三轮总共六次靶试,其中五次成功命中了从1.5km到25km不等的目标,证明CTK-2型推进剂在不同电压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燃速特性,还有一次0.8km的没能命中,导弹成功点火但在最后阶段失去动力,哑弹已经被安全回收,原因正在分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