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这个方案绝对是认真的。”
此话一出,欢声笑语中的众人也重新严肃起来。
“虽然我确实听说611所那边计划用柔性蒙皮来制造四代机DSI进气道的鼓包,但也只能在比较小的幅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咱这个宽速域乘波体的两个下表面差异还是挺大的,不太可能光靠蒙皮的调整来实现吧?”
付长胜瞄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常浩南,见后者也是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才放心继续道:
“柔性蒙皮材料我也考虑过,但对于温度比较敏感,无法支持高超音速条件下的热负荷和气动负荷,所以还是需要机械结构……比如把类乘波体和可伸缩的菱形翼进行组合,相对低速飞行时机翼伸出,与下表面共同提供升力,高速下把机翼收进内部,变为纯粹的乘波体构型。”
本来只是露个面,原则上并不参与设计工作的姜宗霖也有点绷不住:
“真要搞变后掠翼啊?”
通过不同渠道搞回来的F14和图160,算是弥补了华夏没有装备过变后掠翼飞机的小小缺憾。
但真要在21世纪整出个变后掠翼飞行体,还是高超音速的……
想想还是有点抽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