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固体发动机虽然能在点火后迅速推动导弹加速,但高速引起阻力激增,使得后期滑行时导弹速度又迅速降低,这一原理层面的缺陷决定了,即便可以提高推进剂性能和发动机总体设计水平,也很难大幅度提高有效常规火箭武器的有效射程。
相比之下,可控推力推进剂在前中期能细水长流地提供动力,同时降低空气阻力带来的能量损耗,等到末端再二次点火冲刺加速,哪怕在比冲之类的纸面参数上并不领先特别多,但仍然能在实际操作中带来巨大优势。
何况CTK系列推进剂本身就延续了CT系列的优秀性能,更是全方位领先过去的型号。
但要是跟吸气式动力去比……
多少还是有点自取其辱了。
尤其高超音速武器本来就是图一个极限压缩对手反应时间,并没有“用速度换射程”的需求。
于是,卡壳了几秒钟之后,他决定改口:
“好吧……虽然高超音速导弹对灵活性的需求可能不是很大,但不同型号和射程的吸气式动力对于启动速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通用的助推段,只要采用不同的控制逻辑就能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从而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相比刚才那一段,这回的理由确实更合理一些。
但不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