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常院士,这本来就是选择乘波体之前我们就知道的情况……”
“而且吸气式高超的飞行速度和姿态全程都保持相对稳定,只有末端会转入俯冲,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什么升力了……滑翔式虽然总体上是在减速,但等减到9马赫的时候也一样是在末端,都不会影响到实际战术效能……吧?”
说到最后,都明显能听出有点不自信了。
但确实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有什么问题,更想不明白常浩南对这个结果不满在哪。
“当然,当然……”
常浩南双手抬起,然后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先冷静:
“如果只是要满足作为高超音速武器的基本需求,那目前的研究阶段确实已经足够,但即便是吸气式高超,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射程来自升力滑行,而不能灵活调整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也就意味着无法大幅度调整预定射程,对于武器的战术灵活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然正如韩陈峰之前所猜测的那样,常浩南的未来目标是让飞机也实现高超音速飞行,一小时内跨越太平洋或大西洋,但这个想法确实有点过于长远,再加上目前这项研究毕竟还是以武器的名义进行,所以他还是选择在现有框架内获取更进一步的支持。
不过,他刚才说的问题也绝非空穴来风。
“尽管在理论上可以通过研制一系列不同型号的武器来应付不同关键目标所处的射程范围,但第二炮兵部队无论是经费数量还是编制规模都有限,如果分散装备太多类似但不同的型号,反而会导致针对特定目标的火力密度不足……”
果然,常浩南的准备相当充分。
当他说到“火力密度不足”的时候,下面的几名军代表纷纷露出了略显不安的神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