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论文见刊周期的要求以及同行之间的基本信任,除了数据真实性以外,像常浩南说的这种情况,审稿人也基本不会去考虑。
某种程度上算是傻逼克高手的一部分。
“这可不是什么低级错误……”
常浩南撇了撇嘴:
“这部分内容和宏观燃烧特性的关系不大,反而是和微观机理沾边……就算真有同行去做验证,只要不真正填到发动机里面去,得出来的结果也不会有明显差错,而哪怕万一有搞化学的人发现问题,他们也可以解释说这篇文章的重点在工程理论而不是纯理论……”
听到这里,栗亚波只能感慨,自己毕竟还是太年轻:
“那您的意思是……”
“把热分解过程进一步分解成三个过程重新计算。”
常浩南从旁边拿来一张纸,上面早已经写好了几行内容:
“第一阶段是低温慢速失重阶段,在这个过程中AP组分会发生从立方晶系到斜方晶系的固-固物相变化;”
“第二阶段为中温快速失重阶段,一方面是HTPB开始发生吸热熔融反应,对AP的放热分解反应起到一定的拮抗作用,同时HTPB开始包覆在AP的晶体表面上,使AP的局部分解反应受到影响,对后者可能的反应中心起到削弱活化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