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华夏三大发射场的航天发射周期都相当漫长。
像2004年下半年内发射7次,就已经是突破极限、值得专门发文庆祝的“超频”水平。
而冷战巅峰期美苏那种几天一次发射任务的疯狂频率,在当年的华夏看来几乎就跟科幻电影一样。
其实原本,华夏国内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卫星发射需求,和发射能力之间的矛盾还不算太明显。
真要说起来,还是常浩南自己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通过海洋一号和青鸾星座两个项目,强有力地推动了华夏在航天应用领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于在轨卫星数量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的作茧自缚了属于是。
总之,在常浩南把这个想法写成报告提交上去之后,几乎是一路绿灯地得到了批准。
并且是由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殷良兴亲自负责和他对接。
与很多国企那种一把手负责管,二把手负责具体业务的模式不同,这位殷良兴总经理是实打实的专业出身。
直到两年多以前还在负责具体的一线研发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