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是三个月后。
蓉城132厂的装配车间灯火通明。
尽管已是凌晨,但没有人感到疲倦——无侦8乙号方案的第一台01号原型机即将完成最后的发动机安装。
程俊红站在工作平台上方,看着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第二台改进后的亚冲-2M发动机吊装到位。
这台发动机融合了常浩南团队的磁流体发电技术,外表看起来比原版更加修长,进气道前缘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至于无侦8本身,则相较于过去粗壮敦实了不少。
如果是一架正常气动布局的飞机,那么这样的改动必定会对高速性能产生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但乘波体产生升力的原理相对特殊,只要设计得当,对于这些参数反而不是特别敏感。
“程总,磁流体发电系统的最后校验完成了。”质量监督组组长张建军快步走上平台,递过一份检测报告,“所有参数都在设计范围内,甚至比设计数据还要好一些。”
程俊红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他的目光在“等离子体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两项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到底是常院士啊……确实有两下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