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命令下达,主氦风机发出低沉的嗡鸣,高压氦气开始沿着直径两米的管道循环流动。
与此同时,反应堆转鼓组缓缓转动,将第一批燃料球送入核心区。
接下来,就是反应堆正式启动前最关键的步骤——
质子加速器启动,模拟宇宙射线的高能粒子流穿透一米厚的混凝土屏蔽层,直击堆芯。
在微观尺度上,这场变革如同宇宙初开般壮丽。
每一个入射质子都像一颗微型超新星,在撞击钨靶核的瞬间释放出π介子、中子和γ射线,这些次级粒子又以接近光速穿透铍倍增器,其中每个快中子在铍核中通过(n,2n)反应产生两个次级中子。
最终,这束经过放大的中子流如暴雨般倾泻入堆芯,与铀-235核发生碰撞。
每一次成功的撞击都会使重核发生裂变,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和蓬勃的结合能。
“中子产额6.5×10n/cm,正在上升。”
监控员的声音有些颤抖。
本次启动测试中的大部分操作人员都来自504厂,并非跟着彭觉先在荷兰进行测试的老人,难免因为兴奋或者紧张而出现一些心理波动。
彭觉先盯着曲线图,中子密度像初春的溪流,开始时断时续,渐渐变得连贯而有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