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天后,火炬实验室地下研究中心。
巨大的液晶显示器上,交迭了核反应堆模拟结构的三维中子通量分布图正在缓慢旋转,并随着常浩南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不断显示出各部分燃料温度反馈效应的动态模拟。
近十年过去,以曙光系列为代表的华夏超算产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尽管眼下在光刻设备、晶圆材料和曝光工艺等方面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国际分工的支持,但至少已经无需像本世纪初那样完全进口国外的计算和图像处理芯片。
如今安置在地下机房里的那套“曙光-7000”超级计算机,就是年初才到位的最新设备。
“这才不到一周时间,你……你们就已经把那些数据全都看完了?”
在接到常浩南的电话自后,彭觉先一行人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火炬实验室,却发现对方甚至连经过图像渲染的示意图都准备好了。
其实在系统的帮助下,常浩南找到问题所在只花了不到一天时间,后面都是在进一步分析原因,还有准备这份非常直观的情况说明报告。
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我之前就说了不会用遍历法……”
跟彭觉先握手之后,常浩南坐回到会议桌首位的电脑前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