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早在80年代中后期,华夏就已经意识到了卫星在现代战争中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但受国力所限,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像美苏那样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人造卫星网。
因此,在大力发展卫星技术的同时,也陆续开始探索各种反卫星武器的可行性——
跟一些科幻文学作品中的想象类似,当年的华夏,也确实有过“把对手的信息化水平拉到跟自己一样再依靠丰富的经验战胜之”的思路。
当然,思路归思路。
后来很快发现,拦截航天器和发射航天器的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
相比于把敌人的卫星全打下来,反而还是自己也建成一个卫星网的可行性更高。
加之华夏的卫星和火箭技术在90年代中期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所以重点方向也随之确定为一系列定位、通信和遥感星座。
但作为兜底手段,卫星拦截这条线也没有完全放弃。
最终形成的技术验证型号中,其一是用于致盲和干扰的高能激光器,其二就是刚才首长口中的“动能”系列反卫星武器。
按照计划,后者预计将会在2007-2008年之前进行第一次测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