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同样出乎了常浩南的意料。
“Nature论文?”他确认道,“我们发的那篇?”
“对,《光场编程原子阵列实现超稳定电化学界面》。”柳晨晨肯定地回答,紧接着迅速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常浩南面前。
屏幕上,浏览器已经点开了密密麻麻的标签页:福克斯新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洛杉矶时报、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甚至半岛电视台。
全球有头有脸的媒体,无一例外,都在连篇累牍地聚焦这项来自华夏的科研成果。
少说二三十家媒体,最显眼的题图不分清一色采用了Nature那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封面。
新闻标题虽各有侧重,但“储能革命”、“锂电池革命”、“能源未来”等关键词如同复制粘贴般高频出现。
如此整齐划一、声势浩大的正面报道,让常浩南一瞬间甚至产生了某种“天下大同”的错觉。
好在,理智很快占据大脑。
尽管暂时不清楚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但绝不可能是出于好心。
他随手点开《华尔街日报》和《朝日新闻》的两篇报道细看,惊讶更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