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arXiv并非传统同行评议期刊,但为了避免伪科学和垃圾信息充斥平台,每篇投稿仍需经过编辑团队最基本的人工审核——主要是判断其是否属于严肃的学术研究,并为其分配合适的学科类别标签。
这一举动在最初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毕竟审核行为似乎与预印本服务器的角色背道而驰。
最后,还是网站创始人保罗·金斯帕格表态,如果网站中充斥着“爱因斯坦错了”或“我构建了万物理论”之类的内容,那么整个平台都会失去意义,因此至少需要设置一个基础门槛。
而乔安妮的工作,就是守护这道门槛。
待审核的稿件列表在屏幕上滚动,她的目光很快被列表最顶端的一篇文章牢牢抓住。
《光场编程原子阵列实现超稳定电化学界面》
让她感到一丝异样的是,这篇稿件的标题不仅被加粗,还呈现出醒目的红色。
更奇怪的是,按照投稿时间戳排序,它本不该出现在这个位置。
乔安妮微微蹙眉,但并未深究,只当是后台显示的小bug。
arXiv背后的康奈尔大学实力强劲,但毕竟不是微软或者谷歌那样的商业化公司。
她像往常一样,点开了稿件详情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