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袁工你应该是在原有SAR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速度聚束作用模块,又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归一化灰度变换和三尺度散射模型?”
袁孝康双眼猛地瞪大,过了好半天才呆滞地点了点头。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在想,对方是不是一直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研发进度。
如果是,那又是不是说明自己有可能飞黄腾达……
就在他想入非非的时候,旁边程俊红赶紧重新接上话题,以免冷场:“您看过我们的侦察载荷设计?”
“那倒没有。”常浩南摆摆手,“其实我在最早设计海洋一号时就考虑过让SAR具备水下探测功能,只不过当初的雷达设备已经濒临超重,再加上平台限制,才不得已删除了速度聚束作用模块。”
一句话,直接让袁孝康梦想破裂。
好在他心理承受能力尚可,很快回过神来:
“也就是说,原本星载SAR上面的倾斜调制模块和流体调制模块,都是您专门保留下来的?”
常浩南点头:“这两个模块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可以强化对大型舰艇尾迹的探测能力,最后还是决定保留下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