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39章 周期性光学晶格 (6 / 7)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我们按照您之前的思路,通过特定的化学合成路径和后续的强磁场极化处理,确实成功在几种铟基、镓基合金薄膜中观测到了明显的负折射率窗口,重复性也比之前用复合超材料(微纳结构拼装)的方案要好得多。”

        常浩南对比了几个关键的数据,确实比目前流行的复合超材料更具优势。

        “但是问题也很突出。”

        栗亚波把报告翻到后面,指着一系列数据图表:

        “负折射率效应极不稳定,对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异常敏感,稍微偏离最佳条件窗口……或者哪怕只是单纯过几秒钟时间就会消失或者大幅减弱……另外,还是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材料的实际光透过率很差,几乎不透明,很难找到什么真正的应用场景。”

        常浩南接过报告,快速而专注地翻阅着。

        实验数据详实,问题分析到位,栗亚波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

        他尤其关注材料结构表征的部分,上面有高分辨率电镜照片,显示着那些经过特殊处理和磁化后,在材料内部形成的、具有特定周期性排列的微观光学晶格。

        这些晶格,正是产生负折射现象的关键。

        看着那些在电镜下清晰可见、排列却仍显“机械”和不够完美的晶格结构,常浩南的思维突然好像被一道闪电击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