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常浩南眼睛一亮,“我这边可以提供一些算法层面的思路,让干扰更具针对性,波形更复杂,更难被对方识别和反制……不过具体执行层面,还是得让海军负责具体项目的同志过来对接。”
听到这句话后,郑良群脸上笑容更盛,这正是他此行希望达成的目的之一。
紧接着,他朝旁边的干事示意了一下。
后者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封面上还扣着“机密”字样的红戳。
郑良群接过文件,递给常浩南:“这是此次事件内部技术评估报告的摘要版,包括上头的最终定性结论,算是我个人的一点谢礼。”
常浩南没有搭话,只是翻开快速浏览。
报告用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浓墨重彩地阐述了无侦-8在整个事件中发挥的“战略威慑”和“情报获取”双重核心作用。
包括从它由轰-6S发射,到高空高速突防,再到在美舰队头顶的“无害通过”,最后安全返航带回关键数据的整个作战过程,还在最后高度评价了无侦-8的未来应用潜力。
郑良群也注意到常浩南的注意力停留的位置,顺势转移话题:
“这四倍音速的无人机就能实现如此效果,如果未来吸气式的高超音速武器列装服役,恐怕能让对方在第二岛链都不敢随便活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