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会议室响起一片难以置信的低呼。
“听我说完!”莫斯利提高了声音,“标准6Blobsp;I导弹本身重量约3300磅(1.5吨),长度6.6米,而海军F18E/F的最大挂载能力超过4吨,翼下重载挂架足够挂载两枚拆除助推器之后的标准6。”
他提出这个思路本来只是为了岔开话题,但说到一半,却发现好像真有可行性。
于是语气也变得兴奋起来:
“相当于把发射位置提高了1.8万米左右,还能赋予一个不错的初速度,完全有潜力把杀伤包线扩充到4万米以上!”
莫斯利指着屏幕上无侦-8的轨迹:“而且,从雷达轨迹看,这个飞行器的机动性非常糟糕,完全是依靠速度和高度这两项绝对优势来规避拦截,而无法进行任何剧烈的、消耗能量的规避机动……这意味着,只要我们的导弹能够得着、追得上,它其实是个相对容易处理的目标。”
实际上,这正是当年战斗机放弃高空高速路线的原因之一——
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你无论如何不可能飞得比导弹更高更快。
只不过在大家都更换赛道之后,突然又出现了这么一个目标,相当于让21世纪的海军突然研究怎么击沉一艘战列舰,短时间内还真有点麻烦。
这个想法过于大胆,以至于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