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埃尔金布里奇一行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另外一场主题相同的会议也正在镐发集团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只不过,罗尔斯·罗伊斯只要评估自己一家企业的利益得失就好,而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属于全国一盘棋,需要权衡的事情可就多了。
一方面,航空制造业出海属于21世纪国策级别的产业规划,技术、市场、政策和国际环境缺一不可。
另一方面,勇敢号的动力系统故障属于毫无征兆的突发事件,包括常浩南在内,谁也没办法提前进行准备。
因此时至今日,仍然只敲定下来了一个谈判的基本原则,而具体细节则仍未形成共识。
从行业内各个单位的视角出发,本次事发突然的谈判很有可能成为本领域彻底摆脱桎梏走向世界的起点,换句话说就是到了分蛋糕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愿意置身事外。
于是,这场原定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参加的会议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几乎囊括了航空产业领域内的方方面面……
对此,常浩南虽然觉得有些头痛,但也实在无可奈何。
华夏航空产业早已经不是十几年前只有几根独苗、船小好调头的状态,就算他有着当机立断的拍板权,也不可能简单搞一言堂。
无论从人情世故还是客观需求的层面来看,都需要尽可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这个晚上,仿佛镐京整座城市的夜空中,都弥漫着紧张而焦灼的气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