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差和距离原因,华夏这边收到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消息,往往会比英国稍微慢一点。
京城时间的当天傍晚,常浩南正在对着电脑,检查刚刚从航天六院那边发来的、关于高超验证弹动力系统的决定方案。
毕竟是尽可能依托成熟技术搞出来的测试设备,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定型,所以无论是弹头、制导系统、控制系统还是动力系统,测试流程都在保证基本可靠性的前提下从快从简。
包括YF76这个名字,实际也是六院内部自己给起的。
这台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如今经过大半年的高频率测试,也算是达到了可以装弹的条件。
只要再跟箭体部分进行几次合练,确认导弹本身的平衡性不出问题,就可以正式启动验证弹的生产流程了。
如果镐飞集团改造图160的动作足够快,那或许能赶在明年开春之前就完成第一次测试。
当然,按照计划,也是唯一一次测试。
等JF14风洞建成之后,主要注意力就要投入到乘波体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这两个真正意义的黑科技上面去了。
至于这枚验证弹的成果,大概会转而用于开发一种具备实战价值的、固体燃料的双锥体高超。
想到这里,常浩南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