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回国时最后一个降落在机场的“红色14”号——
在几年前正式接收了这种全世界最大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之后,镐飞集团迅速利用和图波列夫之间早已达成的合作关系,与后者共同完成了对全部四架飞机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其中前三架在确定恢复任务能力之后,就马上被编入到空36师108团的战斗序列当中,并在去年的一次演习中使用尚处于测试过程中的东海-10巡航导弹完成了首次武器投放任务。
而最后的红色14由于机龄最新、机况最好,虽然也刷上了“41175”的战术编号,并且由108团派出飞行员负责操作,但实际上却一直留在镐飞集团和华夏试飞院,进行各项技术验证和测试工作。
实际上,当时决定留下这架飞机的本意,是研究起飞重量300吨级别航空器的结构设计、材料使用、生产工艺等工程技术问题,并不涉及战术战法或武器测试等内容。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启动之后,常浩南首先就规划了一枚使用双锥体弹头的空射弹道导弹作为技术验证。
虽然这枚验证弹在“弹道导弹”的行列里实在只能算是小玩意,但也有大约8米总长、1米直径,以及近6吨的发射重量。
对于空基武器来说,已经算是难以想象的庞然大物了。
而且为了提供足够的初始能量,还需要至少1.5万米高度和1.6马赫速度的发射条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