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那就由我先来抛砖引玉说两句。”
率先开口的是如今已然接过611所总师职位的杨韦:
“现代航空隐身技术的基础仍然是以飞机外形隐身为核心,吸波材料也好、或者是等离子隐身等技术也罢,至少在未来15-20年里还难以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实现隐身的措施也相对统一,区别主要在于飞机在隐身要求标准下采用什么样的气动设计方法和翼面构成。”
他这番话的用词非常谦虚,但看气势却是直接奔着给会议定调的意思来的。
而在说这段开场白的功夫,会务人员也已经把投影仪的线路切换到了杨韦面前的电脑上:
“在这方面,我们所的原则是不标新立异,但也不一味模仿。”
“刚才,常院士给我们的第四代战斗机拿出了一个性能不亚于F119PW100发动机的目标动力,为我们的飞机设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即便如此,如果只是跟随F22的技术思想,也不可能真正获得超越其性能的产品……”
哪怕是不太明内情的常浩南,也能听出这句话的针对性很强。
果然,正在忙碌的601所那边顿时停滞了一瞬间。
大家毕竟都是同一个系统下面的二级单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