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边,罗宾逊上校再三确认对方已经彻底被自己甩开,然后有些气急败坏地摘下氧气面罩。
最后的一次急加速成功避免了在场面上留下“被锁定”的明确证据,但作为代价,他不得不选择放弃一些隐蔽性,难免会有些雷达和红外特征被对方给拿去。
好在因为时间有限,加之几架前两批次的产品和后续真正用于作战的那些仍然存在细微区别,所以倒是不会泄露太多。
由于刚刚的兴奋和缺氧,上校的思绪仍然有些纷乱。
就最开始想要接近华夏海岸线20英里以内的目的而言,毫无疑问是大败亏输。
别说20英里,就连40英里的边都没能摸到。
至于后面的缠斗过程……
本来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四架F22也确实在复杂战场上展现出了完全超越三代机的作战实力。
最后被另外四架突然出现的飞机偷袭,很大程度上是吃亏在了E767预警机的性能上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