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经验老道的于鸿儒,姜宗霖和陈宏的心态显然要简单得多。
直到常浩南一碗水端平的发言结束,二人才意识到,前者根本没准备在这两个方向之间做出选择。
刚一开始,自然也是惊喜的。
只要资源足够,谁不想一步到位呢?
但喜悦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在于鸿儒退居二线之后,他们毕竟才是真正落实风洞研发的负责人。
而很多问题,并不是单单有了钱就能解决的。
“常院士。”
在常浩南的发言结束之后,陈宏首先接过了话茬:
“我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但我们过去在jf8和jf10风洞上积累的经验都是基于反向爆轰卸爆技术,而正向爆轰结合激波反射原理属于影响风洞总体结构的核心技术路线,如果要在同一台风洞上同时实现高气流总温和长实验时间,那这个建设周期……”
常浩南的办事速度,大家心里基本都有数。
如果单单造一个风洞就上个四五年,那恐怕很难满足他的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