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进行切实可用的高超声速研究,还需要在保证气流速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风洞工作总温。
针对这一目的,欧洲、日本和美国分别相对独立地发展出了自由活塞驱动和加热轻气体驱动两条技术路线。
然而这两种方案都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片面强调工作总温,但要想扩大实验流场和延长实验时间,则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代价。
对于上世纪的华夏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好在,国内学者找到了爆轰驱动这一看似可行性很低的方案,并在863计划的支持下,通过1998年建成的JF10风洞成功进行了初步技术论证。
而2005年这会,正好是超高速风洞路线选择的下一个关键节点。
因此,尽管报告递交上去之后并没有马上得到反馈,但常浩南倒是并不着急。
而是很快把精力放在了解决高维Chapman-Jouguet燃烧方程的理论层面……
……
果然,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时间,常浩南便接到了一通来自李忠毅的电话。
“李主任,你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