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首先就提到了本次IPCC评估启动会议上面,美国发布的排放数据遭到质疑的事情,并由此引出了人类愈发紧迫的减排压力——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当然希望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误会,但考虑到美国方面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对此事给出合理的解释,反而还在其环境保护署官网上删除了过去曾发布过的大气红外谱图,这让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一指控为真的可能性。
如果假定从1992年各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美国每年都向公众隐瞒了其国内30%的碳排放水平,那就意味着,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大约400亿吨额外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而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难度。
尽管超量排放的责任无疑在美国一方,但减缓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却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而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计算,全世界航空/航海运输及相关产业的年均碳排放量都在二十亿吨级别,并且还将随着全球贸易总额的提高而逐渐增加。
显然,航空环境保护委员会制订的CAEP4排放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减排压力,因此我们正在考虑修订全新的民用航空技术标准,在下一阶段制定更加严苛的排放限制,例如要求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巡航油耗减少10%、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16%和30%,并新增对一氧化碳和未燃碳氢化合物的检测要求……
……”
总之,洋洋洒洒四五千字,先是站稳了气候变化受害者的立场,接着又极为“大度”地表示美国人挖的坑需要大家齐心协议一起来填,最后再表明航运业控制碳排放量的必要性。
任谁来了,也得先称赞一声格局。
发表之后,常浩南又嫌动静不够,于是继续向上报告,最终在晚七点档的新闻中塞进去了一条大概20秒钟的简讯。
因此,很快就引发了比以往更高的关注……
其实刚一开始,大部分人的重点都盯在了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里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