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他重生算起到现在,已经将近9年时间。
而华夏航空工业也从造不明白二代半战斗机,一步步发展到能以大约30架每年的速度批量生产第三代战斗机,以及干线和大型支线客机。
同时还在紧锣密鼓地同时研发多个全新型号。
不夸张地说,基本达到了前世2014年左右的研发能力。
那么下一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于第四代战斗机的论证也很快就会开始。
但这个过程应该不需要常浩南去做过多干涉。
并且,只要在涡扇10的基础上进行有限改进,就能使其升级成为一台标准的第四代涡扇发动机。
当年是考虑到华夏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不支持那么高的性能,才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方案。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给新一代战斗机同步提供一台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动机,应当并不困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