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套工业设备来说,生产测试,只是投入使用的第一步而已。
况且还只是测试了一种材料、一类工件的生产。
如果类比航空领域,那基本相当于一个型号刚刚完成首飞。
接下来,这台MS45T改出来的原型机还需要按照出厂标准进行多项生产能力鉴定。
甚至于,因为这是华夏第一台拥有完整自适应加工能力的机床,所以就连出厂标准都需要修订。
仿佛又回到了1996年的那个冬天,一边测试涡喷14一边修订国家标准的时候……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
常浩南个人的影响力和地位早已突飞猛进。
加之这原本就是一片彻彻底底的空白,也没有什么受此影响的既得利益群体。
倒也不会面临什么阻力。
而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即便自适应加工机床主要面向高端用户,但仍然不能指望产线操作人员人均拥有常浩南和魏永明这样的理论功底,可以根据加工特征手搓一个程序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