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6章 浮动装夹方法 (5 / 7)

作者:十月廿二 最后更新:2025/7/2 22:55:25
        虽然介绍的非常完整,但并没有完全说服魏永明:

        “你说浮动装夹加工可以在保证加工基准的同时充分释放变形,但目前的“N-2-1”定位方法是要求零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位置和形状保持不变,这二者之间显然存在冲突。”

        “另外,传统定位方法为了保持工件的稳定性会将定位点之间的距离设置尽可能远,对于浮动装夹加工,定位点之间的距离太远会限制变形的释放,而定位点之间距离过近又会导致零件失稳,你准备具体如何操作?”

        而杨卫华既然敢说出口,对于这种问题显然早有考虑:

        “把工件划分为固定装夹区和浮动装夹区即可。”

        “固定装夹区通过三个固定装夹单元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保证加工基准,其余区域都是浮动装夹区,通过多个浮动装夹单元辅助定位,在工件释放变形之后调整浮动装夹单元以适应工件变形后的位姿,并在变形状态下再次辅助定位工件……”

        “至于固定装夹区的计算,可以根据加工动态特征信息模型计算工件的中间状态质心,保证固定装夹区能在释放变形过程中包络质心即可。”

        所谓加工动态特征信息模型,是火炬-C.B.法拉利公司以常浩南最早提供的数字仿真技术为基础,面向用户端提供的数据库类型服务。

        可以把复杂的中间状态几何转化为多个简单层的叠加。

        结合硬件层面全直线电机驱动机和蜂窝结构专利,对于一些产品规格相对标准(有明确的槽、筋、孔和轮廓),但精度要求较高的用户而言,有着极高的吸引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