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常浩南,航空动力集团今年有三个人进入了院士的二轮评选。
另外两位,自然还是2001年铩羽而归的阎忠诚以及姜甫和。
但客观来讲,都不算太稳。
而且以他们的年龄,即便成功获评,也不太可能再亲临研发一线。
因此,集团层面的重视程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但常浩南对此倒很是平常心:
“倒也不必……自适应加工这块,火炬集团本身就有一定的研发基础,而且还能获得来自精工计划的支持。”
“至于那些预研……至少现阶段,交给火炬实验室那边负责就好。”
常浩南亲自带出来的第一批两名学生,这会都已经毕业。
王杰顺理成章地留校任教,而栗亚波虽然尚处在博后阶段,但距离出站只剩一年功夫。
而当年的三名讲师,也陆续成为副教授,获得了博导资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