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考虑到眼下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大家也不可能为了这么个事就马上就倒戈华夏。
但要说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
那绝对也是假的。
至于华夏这边,宣传重点还是放在了航天员和飞船本身上面。
其实也有记者关注到了那一段画面背后的技术,不过在常浩南的要求之下,最后只是以“天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的名义,进行了模棱两可,甚至带着些诱导性质的报道。
主要是全程避免了提及具体通信方式,尽可能让外界认为是一颗传统的同步轨道中继卫星在发挥作用。
青鸾星座的初衷是为了军用遥感卫星而服务,虽然并不直接担负军事任务,但低调一些总没坏处。
也是因此,出现在东风航天城的常浩南在接下来几天里谢绝了全部采访,并计划在交接完全部资料之后就回到京城——
青鸾星座本质上是为一组性能更强、功能也更完整的实践系列卫星做准备。
现在既然已经证明了中低轨道中继通信这一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那么自然要趁热打铁开启下一步计划。
尽管争取立项的具体工作可以由张维永负责,但关键载荷的技术路线总归是由常浩南提出并全程组织测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