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示意几人一起往前走,一边继续道:
“我之前在科工委的时候,也算是和常顾问有过一些接触,他可不像是那种只看眼前的人……”
“你们从飞艇到飞机再到卫星,下了这么大功夫搞中继通信验证,那未来的最终目标,恐怕不可能只是给单独几个飞船或者卫星服务吧?”
“那到时候用户数多起来,不是还要解决频域范围和指向灵活性的问题?”
只能说,带过大项目的人,视角确实不一样。
一眼就看穿了常浩南规划的长期目标。
其实这个问题,另外三人也也不清楚。
张维永倒是知道,常浩南规划中继通信星座的最初目的,是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形成一套重访周期在天或天以下级别的全球天基遥感系统。
而且是兼顾战术与战略、军用与民用多个层面的。
考虑到使用环境的多样化,以及遥感卫星本身也存在多种分类,因此确如沈俊荣所说,肯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组网网络。
可技术上要如何实现,常浩南却未曾透露过。不过,一旁的郭林在沉思半晌之后,还是给出了回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