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转头看向正一脸专注地望着六块屏幕之一的常浩南。
青鸾系统本次机动不涉及变轨,因此这里的“路径”指的并不是轨道层面的变化,而是在姿态调整过程中,角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是啊。”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倒是让常浩南心头的压力骤然减轻了不少。
他摘下耳机,对沈俊荣解释道::
“梯形路径虽然对时间和执行机构的性能的利用率最高,但角加速度存在突变,有可能影响到卫星的工作载荷,比如太阳能帆板,或者贮箱里的液体燃料,正弦路径在这方面会更容易控制一些。”
后者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当然了解不同路径规划之间的区别,因此常浩南的回答并没有排解他心头的疑惑:
“可是我看过你们卫星的部分设计参数,并不是那种容易引起发散振动的大挠性结构卫星,燃料贮箱的尺寸和容量更是非常小……而且目前应该还几乎是满的,也无需考虑液体晃动问题吧?”
梯形路径,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粗暴地在姿态变化过程中给出三个恒定的加速度值,让航天器的角速度经历均匀增加-匀速运动-均匀减速三个过程。
属于是学完高中物理就能看懂的、最简单的控制原理。
也是最不容易出问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