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成形过程中,钛合金薄板要经过多重高温和高压循环过程,由于不可能100%精确地控制冷却参数和壁面贴合率这些条件,叶片不同部位的应力水平、以及受到应力影响后产生的应变大小也很难控制。”
“这些问题如果单独拿出来,其实都不难解决,但结合在一起,再放到大规模生产里面,很可能导致哪怕同一批次的叶片毛坯一致性也很差,需要单独拎出几个工序,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校核……”
“……”
张振华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这确实是个要命的大问题。
工业化生产,其实不怕单纯的复杂。
只要设备和钱到位,再加上肯花时间,再复杂的工艺参数,也能被逐步确定下来。
而一旦进入量产过程,也就不再涉及到研发层面的成本投入。
随着产品产量逐渐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总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如果某个加工过程的结果无从确定,那就意味着,对于每个单独的产品,可能都要单独确定后续的工艺参数。
尽管比从头研发要简单很多,但也绝对会把产量和成本给卡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