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设计部门在几年前还只是驻场设计室而已,最近才刚刚扩充起来。
包括作为空警200项目双总师之一的梁绍修,虽然曾经也跟着常浩南等人完成过对运8新平台的改进,但也基本就只有这么一项完整的项目经验。
再加上这个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备份”的身份而存在,无论是资金还是其它资源都不太充裕。
所以一直拖到如今的1999年2月末才正式出厂。
其实,说是“拖”到现在出厂,倒也并不完全准确。
毕竟当年歼7II改歼7M这种几乎不涉及气动部分的变化,都用了差不多4年时间。
二运输机改预警机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改进,气动、结构、供电等方面都要产生巨大变化。
就算其中最要命的天线尾翼耦合问题算是拿的现成解决方案,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其它部分并把飞机给造出来,效率也正经算是可以了。
只不过最近这几年,航空工业对于“效率”的认知,已经在某个人的带领下出现了一些扭曲……
所以包括182厂自己,都觉得这个效率有点不太行。
好在,从今年年初开始,空警200所获得的拨款突然增加了不少,上级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过问起这个项目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