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14所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GPS干扰机的主要硬件部分,这次需要徐洋处理的,主要是按照新算法编写软件部分,以及对最终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根据常浩南和徐洋的预想,这个干扰设备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对付GPS制导的弹药,比如巡航导弹或者JDAM这类卫星制导炸弹。
但测试过程肯定不能这么来。
那台被俘获的无人潜航器上,算备份一共只有两套GPS接收模块,其中一套已经被装在干扰机里面,用来对信号进行转译和分发了,能用来测试干扰效果的就只剩下一台。
先不说如今华夏手头并没有现成的卫星制导武器可用,就算有,也不可能真把这仅存的一套独苗从天上往下丢。
那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万一第一次测试不顺利,连重新来过的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常浩南还想着在测试流程结束之后,最大限度利用剩余价值,再把第二台干扰机也给造出来……
所以,最终测试方案中的被干扰对象,就成了一个GPS制导的小车,可以进行简单的转弯操作,从而驶向预定目标。
不过,这个制导并不是自动驾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