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末,也就是常浩南忙着成立火炬-C.B.法拉利合资公司的事情那段时间,黎明公司也在俄方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的帮助下,成功建设了一条完整的多弧离子镀生产线。
这也是华夏第一条全流程都在国内完成的气相沉积镀膜产线。
根据供货协议,后续的其它设备和生产线,将采用类似歼11的方式,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并最终在国内实现完全生产。
而现在,常浩南就站在一台对于他来说颇为熟悉的离子镀设备附近,等待着第一個正式按照量产标准下线的工件完成检测。
他的身后,则站着包括俄方进出口公司代表,以及国内其它几家重点军工企业派来考察的技术人员。
在3月的大会结束之后,军工系统五大总公司的集团化改革也正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甚至相对比较容易拆分的核工业和兵器工业总公司都已经开始了转改过程。
在这种节骨眼上,新成立的几个集团公司自然都希望能多拿到一点有说服力的技术,把这开门第一炮给打好。
毕竟,集团化改革是最上面推下来的任务,要是改完第一年的经营情况就拉胯……
万一被当做是阳奉阴违,暗中表达对大政方针的不满,那可就彻底完蛋了。
而被常浩南做主换过来的这套多弧离子镀技术,刚好是一个能极其短平快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东西。
没等多长时间,就有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小伙从车间外面一路小跑进来。
手里还拿着几张纸和一个金光闪闪的零部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