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韩会明手里捧着一个装满茶水的罐头瓶子,等到众人的注意力集中过去之后又继续说道:
“这方面研究最大的难度在于缺少切实可用的实验方式。”
“板框组合结构面对的都是3万吨以上的巨型水压设备,由于放大效应的存在,我们根本不可能用缩比模型来判断实际设备的受力情况,但如果进行1:1的实际测试,又很难对大尺寸部件的局部应力进行测量。”
趁着韩会明低头喝水的功夫,旁边一直安静听着的张永插了一句:
“如果这样的话,那其它国家是怎么克服这个问题的?”
他虽然早已经转了行政岗位,但过去也是机械设计科班出身,一些基本概念在脑子里还是有的。
国防科工委这种地方,你要是真整个完全不懂技术的人来当主管领导,很多工作甚至都没法开展。
韩会明赶紧重新把罐头瓶子放下,郑重回答道:
“传统的方法是先从理论层面进行设计,然后对整机的重点薄弱部位进行实际的破坏性测试,论证理论计算的可行性,再一步步将散件组装成大部件,过程中还要对关键的大部件进行同样的测试,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法国人选择直接从苏联购买一台成品设备,而不是自己独立开发。”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基础本来就很薄弱,需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物力财力,中南工业本来也不是财大气粗的学校,我们课题组在资金分配方面更是没什么话语权,所以……研究进度一直都比较缓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