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周瑞夫一个美军高级军官看来,这不就是妥妥的“军工集团赞助媒体和游说集团”剧本吗?
你还说你没有背景?
而白礼德在华夏呆的时间还没有周瑞夫长,听到后者这么一说,也不再有任何质疑。
于是,他们就把这个“al31f改进说”的猜想,作为开源情报分析的结论报了上去。
本来嘛,这种报告也就是个例行公事,加上周瑞夫和白礼德俩人都是职业军人半路出道,既没有经过外交也没有经过情报学的科班训练。
而且在后冷战年代,军事技术情报也不是什么时效性要求特别高的东西,只要再多等一段时间,就会有更专业的情报机构提交可信度更高的分析结论。
因此一般情况下,也不太会有人当回事。
但这一次,二人直接抄上去的分析却恰好卡在了一个奇妙的时间点上。
以至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为了完成kpi而随手编出来的一篇小作文,最终撬动了整个世界的航空产业格局……
……
当然,对于常浩南来说,促成谈判的决定这功夫才刚刚做出,甚至连谈判团队都还没拉扯起来,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后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