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停顿了片刻之后,常浩南接着唐林天的话茬说道: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火炬集团将与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一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专攻对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探索。”
趁着多数此前不知情的人还在消化这条消息的时候,唐林天又继续说道:
“实验室由常浩南教授直接负责领导,并且,除了前沿技术研究以外,该实验室还将负责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全新路径,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打破‘甲乙双方、一个项目、一纸合同、一笔经费’的简单合作模式……”
“……”
唐林天作为校长,行业黑话说的确实非常溜,几乎都不用怎么改,原样写下来就能当成一份新闻稿来发。
不过,干货也还是有的。
简单来说,就是京航大学对火炬实验室只进行最基础和最低限度的管理,包括每年一次的项目审核、联合培养学生的录取、考核、学位授予、以及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时的决定权等。
而对于大多数日常事务,学校允许实验室执行报备制而非审批制,也就是由实验室主任即可进行决策,无需校方批准,只需要在做出决定之后让学校知情即可。
算是给足了常浩南自主权。
90年代末这会,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还是相对比较松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