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站在最后的一位倒是个陌生面孔,应该是根据评审机制要求请过来的外校老师。
至于当年常浩南本科答辩那时候当过评审专家的方振……
考虑到他目前已经在火炬集团任职,算是前者的下属,那根据回避原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参与进来了。
或许是看到了常浩南略显疑惑的目光,杜义山示意众人,给那个人让开了个地方,然后介绍道:
“小常,这位是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袁相垭教授。”
听到这個名字,常浩南顿时明悟。
虽然对于对方的面孔比较陌生,但袁相垭的名字,常浩南还是听过的。
实际上,要想研究非线性规划算法理论,都基本不可能绕开他。
1985年,25岁的袁相垭在攻读博士期间与他人共同证明了截断共轭梯度法的“1/2猜想”,算是整个80年代非线性规划算法理论重要的成果之一。
此外,他还系统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使用用信赖域方法和传统的线搜索方法的结合的新算法,用以解决解决非线性规划问题。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将这一系列成果称为“袁氏引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