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总体设计层面已经基本把结构确定为2-8-1-1结构或者3-7-1-1结构,这样每一级留出来的余量都很小,6%到8%那几乎要再多加一级高压,肯定不行。”
“但是我们这边对于冷却空气流量的需求确实大了很多,如果不增加的话……”
气膜冷却可以说是航空发动机研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不过利用气体进行主动冷却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些用作冷却的气体无法被用于推进,相当于损失掉了相当一部分压气机功率。
因此,尽管理论上只需要提高冷却气体的用量就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但在实际航发设计中,还是要考虑到气体损失率的问题。
如果一个燃烧室内壁就要消耗掉至少6%的话,那再算上冷却压力更大的涡轮……
还玩个锤子。
压气机累死累活送进来的空气,你直接放跑将近五分之一,或许对于涡桨和涡轴这种输出轴功率的发动机来说还可以接受,但对于涡扇发动机来说,基本就是废了。
而如果再加一级高压,那就要变成3-8-1-1,跟眼下的AL31F根本拉不开差距。
AL31F的性能当然是够用的,但潜力就不行了。
毕竟是70年代末的设计。
“你们燃烧室出口温度设定的上限是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