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条件肯定是比不上外面,甚至连可以接电脑的投影仪都没有。
但对于常浩南来说,大部分问题能有个黑板就足够了。
他乘车熟路地来到屋子靠中间的位置,中途还顺手从门口的桌子上拿了根粉笔。
而其他人则在周围的一圈椅子上分别落座。
“其实,预警机需要处理的数据看似非常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类别。”
常浩南说着回过头,在黑板上画了个大括号:
“一是对时效性要求极高,但对丢失数据包不敏感的数据,典型的就是预警机雷达所探测到的空情数据。”
“在空中作战的目标速度下,一个或者一段信息在最多几秒后就会毫无用处,并且对于现代的相控阵雷达来说,也不会因为缺少个别点迹就丢失目标,所以通信分系统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它传递到目的端,一旦传输失败或者超时,则直接放弃此类数据……”
“……”
“另一类是对传输可靠性要求极高,但在时效性上可以做出一定妥协,例如来自上级单位的作战意图,或是向终端作战飞机传达行动指令,这类数据必须保证100%完整地传达成功,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类信息的有效时间都很长,不会因为推迟送达几秒钟就失去用处……”
常浩南运笔如飞,很快在黑板上写出了这两种信息所分别对应的几个关键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