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法国的皮埃尔·塞尔,27岁得奖,如果常教授26岁,那就肯定是最年轻的,要是27岁的话,那就要看生日了……”
显然,还是有人提前做过些功课。
“看生日的话……这次颁奖推迟到年末举行,对常教授很不利啊……”
“……”
听着来自身后的讨论,唐林天第一次感觉到学生们乱糟糟的声音也是如此悦耳。
他赶紧掏出手机,准备吩咐秘书去查一下常浩南档案上的具体生日——
在七十年代末常浩南出生那会,因为户籍系统还不太完善,导致一个人的实际生日跟档案生日差几个月乃至几年都很正常,所以他也不太敢确定,自己之前熟知的那个答案,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不过,还没等他把短信编辑好,趁着帕里斯宣读其它获奖者事迹的功夫,C站的主持人也已经提到了这件事。
“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常浩南教授今年只有26岁,比1954年获得菲尔兹奖的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还要小一岁,因此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
“喔——”
被证实了刚刚猜想的学生们有一次发出欢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