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能搞到点有用的信息。
结果,这第二批原料一过去,就是三个月杳无音信——
其实这么说也不太准确。
毕竟华夏那边每隔一两周还是会递交一份格式标准、文字优美的进度报告。
只可惜,这些报告非常“英国”。
换句话说,篇幅巨长却几乎找不出任何实质性内容。
当然,大家都是从硕士博士一路走到现在的,也知道在周期性报告里灌水的这点潜规则。
所以逐渐地,也就没人细看了。
只是根据常理推测,既然对方一直没要第三批原料,那说明进度可能不是很乐观。
然而,就在大家都放松下来,已经准备享受圣诞节假期的节骨眼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