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来看,我刚才说过,铬和铌是为了提高钛合金抗氧化性才被添加进去的,但就算成型过程中温度控制到完美,也会导致铝在最后成型的上表面集中,而其它部分的含量下降,反过来又会对抗氧化性产生不良影响。”
“我不管英国人准备用什么样的涂层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方面这部分资料咱们完全缺失,另一方面,就算是有涂层,基体本身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也绝不是坏事。”
杭志斌想了一会:
“所以,您是想在英国人这个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如果坐在他面前的是除了常浩南……还有曹晓春院士以外的任何其他人,他估计已经把笔摔到桌子上了——
材料学的东西,不只是调换个元素成分或者配比就完事了。
现在他们手头连4722的工艺参数都不确定,甚至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补全剩余部分。
这种情况下就想着改进材料,几乎相当于连爬都没学会就想要跑马拉松。
完全是异想天开。
不仅达不到改进性能的目的,甚至还会因为对原始材料的理解不够,导致连别人改进前的性能都达不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